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互联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似乎每一粒尘埃都拥有网址,互联网对于人们就像空气一样,整个人类的生活已然被数字化,而这一切来自技术的革命与交换方式的革命,它不仅将带来许多新的商机,而且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与金融模式都带来釜底抽薪意义上的变化。
互联网金融目前是处于爆炸性增长时期,以最具代表性的余额宝为例,从0到2500亿元基金规模,余额宝花了200天,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余额宝只用了短短30天,马云甚至提出“如果银行自己不改变,我们就去改变银行”,对于扑面而来的互联网金融坊间议论纷纷,甚至曾有言论认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看来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着实引起一场不小的恐慌。
传统金融对互联网金融为何反应强烈?
为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引发的冲击如此之大?而在美国,互联网金融似乎是波澜不惊,其实将两国的背景稍加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存在着相当的差异:
第一、中美两国的国民禀赋不同。近日发布的《2014年全球社交、数字和移动》报告显示,中国有13.5亿人口,城市人口比例为51%,其中互联网网民比例为44%,达5.9亿人;截止2014年3月,美国的人口的数量为3.178亿,虽然美国网民比率很高,但是也远远低于中国网民的数量,因此互联网金融能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是有强大的群众基础的。
第二、中美两国的金融体制不同。美国经历近百年的渐进式金融改革,最终形成了利率市场化、浮动汇率制、美元国际化和资本流出入基本无限制的金融体系,金融发挥了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对原有的金融垄断造成了相当的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互联网金融能切实地为小微企业服务,这大大缓解了之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其二、一些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5~10%左右,风险比较大的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更高,因此金融市场存在着高额的息差,这将引发金融机构的激烈争夺,进而从实质上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互联网金融在这场利率市场化的战役当中搭建了强有力的技术与创新的平台。因此,互联网金融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在美国是难以看到的。
第三、中美两国的消费金融业态不同。美国的金融业态较为完整,比如消费信用卡,当顾客在商场中进行消费的时候,资金流、物流和客户信息流是统一完成的,即顾客刷卡的时候走的是银行的资金流,物品从供应商到顾客手中走的是物流,同时也记录下了顾客的信息流,根据顾客的购买情况可以估算出顾客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以及家人的兴趣等等,就可以对客户的消费需求制定诸多量身定做的建议。在中国,“三流”是割裂的,原先多维一体的经济活动分被分割成若干相互缺乏关联的部门活动,使得各方资源的整体关系碎片化,降低了实体经济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本不应有的风险。因此在碎片化的消费金融业态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用技术的手段将碎片整合在一起,优化了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然对传统的消费金融是不小的冲击。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应该归功于中国特有的金融生态背景,是中国当下这个时代成就了互联网金融,让互联网金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技术和平台的力量
互联网金融有着与其他行业同样的特征,即在资本与财富的积累方面互联网金融同样显现出二八定律,而且由于互联网特有的技术和平台特点,这个行业中形成二八分化的时间大大缩短。在农耕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落后,资本积累难以形成规模,成就一个大地主需要三代甚至更久的时间,在工业文明时代,成就一个大资本家可能仅需要一代人的努力,而在互联网工业革命之后,从最初的比尔盖茨到今天的马云,似乎只要十数年就能完成相当的资本与财富的积累。
互联网金融只能成全了少数人的暴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互联网金融竞争的惨烈程度。无论是已经启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阿里巴巴、银联商务,还是业务正处于孵化期的苏宁、百度、腾讯等等,无一不是拥有庞大客户资源或强大营销渠道的顶级电商企业。他们的强势介入,令互联网金融“跑马圈地”的门槛迅速提高,也依稀让人们窥得未来互联网金融“多足鼎立”的格局。
互联网金融在资管行业当中应该如何卡位?
有人说,如果金融机构错过了互联网金融,将错失这个时代。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优势,仅仅停留网上金融,如所谓的支付宝、余额宝、网贷一样拼技术的话,则舍弃了金融的本源,因为互联网金融能够横空出世,归根结底是由于原有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体制缺陷,而并不是颠覆了中国的金融体系。比如,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业务,当客户将钱转入“余额宝”,即申购了天弘增利宝基金,资金是在基金当中运作,余额宝账户充当的只是资产管理产品的工具而已。再比如,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P2P,都还只是充当金融活动当中某一小部分辅助工具,并没有进入金融的核心业务。
因此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而言,如果不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可能被时代边缘化,但仅仅就互联网金融开展金融服务,最后很可能迷失在那张“网”上。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资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卡位对于公司的发展举足轻重。
其一、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苦练内功是各资管机构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如提高机构的资产获取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投后管理能力等等。专业不断提升的过程当中同时考虑金融服务如何与流量、大数据分析结合。
其二、通过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机构间的功能性合作。在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财富管理将会是金融业的主要利润增长点,成为主流的金融业态。客户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些金融产品供应商势必要构建机构间的功能性合作,相应满足财富人群的派生型的衍生需求,提升财富人群的消费层次。互联网金融推动了银行、券商、信托、基金、保险(放心保)等各金融机构间的无边界竞合,在进行功能性合作时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各家金融机构的优势,构建更契合消费者需求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而推动整个金融的综合化和全能化。
其三、客户细分,为不同客户提供不同服务,对客户进行重新定位:对于大客户,一般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办法满足,因为大客户所带来的边际收益会超过边际成本,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为之服务,为客户量身打造与其风险相匹配的资产配置,给予客户最好的体验;对于中小客户,逐步引导至互联网上,因为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边际成本低,中小客户带来的边际收益也较低,因此只需要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就可以满足其需求通过标准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需求。